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0
  • 會員登入
  • 最新文章
  • Join us
  • Login
  • 0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 最新文章
  • 文章總覽
  • 分類
  • 來賓介紹 (34)
  • 創投相關 (8)
  • 房地產相關 (34)
  • 股票相關 (84)
  • 台股相關 (47)
  • Podcast (145)
  • 創業相關 (13)
邏輯投資 徐佳馨 David 周宏雋 老墨 何世昌 曾敬德 CWC 羊叔開講 簡新 營建薯 丁彥鈞 鄭匡宇 洪怡芳Ruby 8zz巴逆逆 Zen大 百億基金操盤人Job Joe's Investment 呂元鐘 Robin沈立平 周宏雋 Job 洪怡芳 喬王 東京媽媽 許天亮 JG 扎實Solid 股海老牛 歐斯麥 Ashely簡佩勳 股狼球隊 IC詹益鑑 Mr.6 企業創投George 浩哥 吳宜勲(老吳) 鄭任勝 退休的全職媽媽日誌 謝宇程 柴柴的理財小天地 簡榮宗 雪球滾滾 韭a的交易韭菜園 股海小水手的航海投資日誌 打造屬於自己的 ETF 法拍小哥 鮪爸 Moore Inverstment 馬哈老師 謝濱展 科技工作講 住宅好瞎 阿財科技分享 陳執董 羊叔 生活中的結構工程
  1. 首頁
  2. 部落格
  3. EP61 | 【創投】如何成為串聯台灣與矽谷之間的創投—IC詹益鑑

EP61 | 【創投】如何成為串聯台灣與矽谷之間的創投—IC詹益鑑

2024 Mar 22 創投相關 Podcast

本集重點 :
*創立加速器的契機
*加速器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創業與投資最大的差異
*因為2000年網路泡沫化造成的影響
*成為矽谷與台灣之間的串聯者的原因

聆聽本集 : https://link.xmy.tw/Ktvp
本集精華 :
逐字稿 :
IC詹益鑑
我父母那個時代,就是開放出國開始,到現在,大部分的世代,都有十分之一的人去過美國,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你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來看
你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曾經去過一個,世界最先進的國家,這是一個很難的事情,所以美國對台灣的開放性,是你沒有去研究過這比例,是不會知道,台灣是全亞洲,甚至全世界
留美人口最高的國家。

艾克斯
歡迎來到艾克斯的財經世界,我會邀請來賓,一起探討股票和房地產,過年的期間也會天天日更,陪你一起過年,今天邀請到的
算是創業創投界的前輩,詹益健IC,他是我認識超過10年以上的前輩了,因為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他就在JAMIE那一邊
算是加速器,我們就從那裡開始認識,他後來,也算是,發展得非常好,現在主要主利益的時間,是放在矽谷這邊,稱為矽谷跟台灣
不管是官方或民間的橋樑,然後,自己也有成立一個天使投資的Club,那我們請IC自我介紹一下。

IC詹益鑑
大家好我是IC,我現在人主要在矽谷,最近剛好回到台灣,我目前,主持的一個天使俱樂部,叫台灣Global,Angels,或叫台灣全球天使俱樂部
是一個在,矽谷還有波士頓投資面的,美國新創的一個台灣人的,天使俱樂部,等一下我們會聊聊什麼叫天使投資,或是從我怎麼從
學術的背景到創業創投,然後甚至加速器,最後到了矽谷這樣子的歷程。

艾克斯
我想請教就是,IC就是你是讀到博士,然後後來加入可能上班,到創投裡面沒有很短的時間,你就跟JAMIE一起
成立台灣算是第一個網路的加速器嘛,那當時候你的起心動念,或看到了什麼。

IC詹益鑑
應該說我念到博士是電機的醫學工程,那覺得其實對產業界很,很有興趣但是不知道怎麼切入,那又是很巧合的情況下,認識了創投界的一個大佬
那本來我是加入他們公司去,有點像他的一個學徒啦,但是不幸他在,我博士畢業前他就過世了,那但是很幸運的是這個總經理,還是邀請我在那邊實習
因為那時候我父親也生病,所以我在,那邊實習四個月之後我爸爸過世,我去扶梯待醫然後就,我很幸運的拿到了這個創投工會的,一個培訓機會和認識了政大資材所
所以我是博士畢業之後念了MBA,然後發現對自己對,財經商館其實理解的很有限,我只懂技術,所以念MBA同時把一些商業的理論基礎
建立起來但是在創投就發現說,哇看新的公司除了看技術看市場,你還要懂管理你還要懂財務,那這兩個事情沒有實務的經驗其實真的很,很薄弱就很像說你會
籃球理論卻沒有上過場一樣,所以我就決定加入新創公司,那後來就是在加入新創公司三四次之後,發現說自己雖然帶過一些產業的研發或行銷
但是好像對於,我是一個很喜歡新的東西的人,我學東西算很快也喜歡,喜歡了解這世界在發生什麼事情,然後在那個時候其實看到台灣的網路公司都會
被創投要求去中國發展,那我跟Jamie那時候一個在台灣一個在美國,我們在09年因為他開始寫部落格然後我認識他,我們就討論說
台灣的新創公司或是網路公司一定要去中國嗎,我們從這個問題開始問,然後就發展說那是不是有別條路還有怎麼樣讓台灣的投資人
再次的開始對Internet有信心,所以在09年的時候智慧手機剛出現我們就決定說是不是有機會來合作
那Jamie他在台灣有創業經驗在美國有創投經驗那我跟他有點像但是又不太一樣的產業,所以我等於是一個網路界的小白沒有任何網路經驗,網路產業的經驗
那他算是有網路創業經驗又在美國待過,所以我們就決定也許可以但是我在台灣的創投有一點點的基礎,或許我們可以把這個兩邊的經驗結合起來
所以就有Ableworth2010年的創立這樣,那我算是第一號員工啦。

艾克斯
那你算是跟他一起從無到有把他創造出來,那這個過程當中,你應該也要,Foundraise的,階段也都有參與到嗎。

IC詹益鑑
我們一開始的時候就是算是叫做超級育成中心,就是說有投資能力的育成加速器,那時候還沒有加速器這個名稱,那本來叫超級天使
所以我們等於是拿自己的錢,就家裡的錢啦,然後我是存了一點錢,那當然Jamie占大多數,我們就投了我們第一屆的育成裡面的一些團隊,從那時候開始
然後大概經過兩年時間,當然Jamie他有很大的一個貢獻在於,他寫了五年的文章,所以Ableworth很重要的資產,包括他個人跟這個Ableworth的這個名氣就很容易被看到
那第二是說,因為我們投資的幾個,新創在那時候被一些企業看到,那所以也就開始有企業跟Ableworth跟Jamie開始聊說,那是不是有機會成立基金
那其實我沒有完全沒有那樣經驗,我等於是跟著Jamie,那Jamie其實也沒有我們其實就是,跟很多的前輩學習,那所以在當中我覺得在Found1Found2我是,得到了非常多的
從參與的經驗當中看到,一個加速器跟創投怎麼規模化,那當然加速器是一個很特別的行業,就是說
創投他是一個比較做早期投資的,通常是比較選案子,可能看一千個,挑一百個去研究,在最終投十個,十個可能只有兩個會成功,所以它是一個大量篩選的過程
那加速器可能就不會篩那麼緊,可能就是從一千個挑到一百個,那在一百個當中最後就有了一百個了,可能有十個會成功,那因為投得夠早期,所以它的理論上它報酬率要夠高,所以這兩種模式
那再來是加速器很強調這個團隊之間,就是不同的新的公司之間,它的一個交流的速度,因為在,比如說手機行業起來,就是智慧手機跟這個Mobile,Internet,行動網路起來的時候
行業的知識累積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變動很快,所以而且又沒有很大的這個,有形資產,像以前你做,電子業設備業,或是甚至做網路業
你都必須有很多的設備去購買,可是當雲端跟行動這兩個同時,都已經具備環境的時候,開發App變成一個相對資產比較低的行業,那最重要變知識了
所以加速器這個行業的一個核心就是說,你怎麼把一群有經驗跟知識的人,跟另外一群更有知識跟經驗的人,結合在一起,或彼此這一群人的融合可以產生,我們就算購買力好了,就像你的
你是一個,像像像名媛對做過這個電商的,就知道,採購跟物流其實都是需要規模的,那一樣如果把創業者當做一種,貨物的話,當做一種這個產品
當做產品或是當做一個購買力,那一群厲害的創業者就可以買到很厲害的投資人,或是買到很厲害的,顧問群一樣的概念,所以加速器某個角度就是結合,這個某一些這個創業者的這個規模優勢
那當然創業者本身聚合,所以他這個創業者聚合就他的,行業濃度越高,這個,迭代速度越快嘛,所以如果是一個加速器他的,他的行業,太多樣其實其實,消費就有限
所以反過來說加速器的優點在於在一個行業快速,有很多的創業者出現,而且他的迭代速度很快的時候這個加速器的效益就很明顯
可是反過來說像硬體啦生技啊這兩種行業就不是那麼適合加速器這種短期,迭代型的所以,每一種行業他有,那我們剛好那時候就看到了這個,所謂的行動網路紙約期這個機會
所以才命名為AppWords,那我其實真的沒有網路產業,經驗說真的這是為什麼我後來做了六七年之後,覺得我還是回到我的原來熟悉的這個生技和,相關的本行
可是我在那中也因此在AppWords累積了很多看創業者陪創業者,的這種,學習啦然後另外就是說
如何募集基金跟管理那我覺得其實非常感謝AppWords給我那樣的一個經驗。

艾克斯
我覺得AppWords算是台灣網路創業或是台灣整個網路環境新創團隊的環境,非常,重大的推手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其實
台灣人對這個概念真的不太懂,不管是創業者或是媒體,或者是政府,其實前幾年從2010到20。

IC詹益鑑
14,15幾乎是,沒有太多人就已經說獨跑啦那個時間點因為。

艾克斯
其實蠻孤單的就跟就是創業嘛你就真的很孤單在在拼啊。

IC詹益鑑
那好在是因為Jimmy算是很有決心跟說服人家,所以AppWords受到蠻多人的照顧跟關照
那可是如果我們在更早期其實台灣90年代就有Internet,Company只是說就是他們也很孤獨老實講,
你說巴哈姆特啦或者是這個,或是Mobile01那些更早期的甚至做數位攝影那些
然後電商對不對你說伯克萊這些,很成功的早年或像新奇的這個合音旗對不對,
他們有的成功有的沒有超級成功有的被併購了,那可是那個資源沒有那麼像,
像矽谷一樣一直堆疊下因為在2000年的時候開始一個大康巴勃很多人摔下來或是,投資人,
一下就Internet就沒有信心有10年的時間,所以我覺得
像最近這個數位時代的密台北10年的時間,去年就出一本這個台灣,
創業10年嘛其實AppWords就是剛好是那一波的
不管說是領頭羊啊但是應該算是第2波的其中一個核心的參與的,核心吧一個Hub,
那我等於是功逢其勝在,這個沒有我是網路圈小牌情況下
在搖滾區看了這個第2次網路創業的這個新奇,那也學到蠻多的,知識跟經驗啦那,但是反過來說對我來說
為什麼我離開AppWords就是說我發現我自己還是沒有真的當過一個Founder,那這個零年薪水跟發展薪水還是差很多雖然在AppWords賠的募資啊也找了一些投資人,然後也投過一些案子
可是對於真正當一個CEO一個Founder我覺得那個還是有很多不同的,這個,酸甜苦辣吧我這樣形容
所以我覺得那個是一個很重要的歷程,那所以也是Jimmy和幾個Partner很支持我說,那IC辦你創業然後我們再把公司的本來給你的薪水拿去轉成股份
所以我有一段經歷是我離開去做運動產業,那時候我們又有一些,那是做什麼題目,那時候就是做這個,家庭運動因為那時候我所有兩個小孩。

艾克斯
很辛苦。

IC詹益鑑
而且還做實體場域,所以就是,踩了很多坑非常多的坑,就是做了才發現說原來開餐廳跟開場館都有很多很多法規陷阱,你是第一次做的人根本不知道
台灣有很多場館可能都是灰色地帶,就是跟餐廳也就是,他可能,比如說我們在一個,而且那時候又因為台北市政府為了
加速新創公司的設立所以他不做實體審查,以前看公司很麻煩,你要先過很多相關其他法國最後台灣商業處去,送過,可是那時候是先讓你公司登記過
然後才會去集合,集合如果不過有些條件可以改,環保啊消防可以可是,如果是,你的位,你的區位是錯的那就註定這個,沒辦法回收
那所以那時候我們其實遭遇這樣困難所以,變成說你的投資就回收期很長,因為不管餐廳或是餐館其實都需要硬體,這個這個名言都有經驗。

艾克斯
對我覺得真的是跟就是投資是完全不一樣,你投資下去。

IC詹益鑑
就是像你做網路產業你可以不見得要買你老不起就是裝潢桌椅,筆電,品官反正是按月付的,
可是,運動場館不行啊你那個設備除非你用租房你就是買全新的設備然後
教練的費用那問題是,就教練跟廚師一樣如果你當老闆人自己不能下廚自己不能教課那你的客戶就不是你的。

艾克斯
這真的是一個很,關鍵的議題,對。

IC詹益鑑
所以這以後可以再開一集來聊就說但是我覺得,那個創業經驗給我很強,雖然我的那個生意沒有做很大一年就幾百萬然後勉強打平兩年但是
那個硬體投資可能要花十年回收,對,因為花一千萬嘛,那你如果你的費用要能夠收到再是說,後來家裡又遇到一些
蠻明確的財務的危機,所以那個導致說你現金流沒辦法加過來的時候你就要重新思考那我在這時候要不要停損,所以停損當下我就決定回去上班
上班要上什麼班啊那很幸運的是後來有一個國家的,單位的,一個機會,我就又回到了生技產業
所以也很有趣就是我從2010離開了生技業到了2018年回到生技有八年時間,我在網路產業還有運動業,經歷
那回到生技業我就把我這些加速器還有創業經歷雖然說其實跟生技業的這個,產業,差異剛好很大因為,網路業是一個速度非常快的,迭代很快的行業
生技業是剛好很相反,你必須產品過這個我們叫上市許可才有辦法上市,所以很多公司都是在燒錢燒很久之後突然有一天爆發,所以他是一個很不一樣財務循環
但是就管理團隊或是遇到的,市場的這個問題來說其實都是很類似的所以我那時候就負責台灣的國家級的這個生技生技育成中心,有點類加速器的概念
所以那兩年我就看了很多全世界的,幾個不同地方美國啦包括東西兩岸包括日本包括歐洲好幾個國家,才決定說我是不是應該到,國外,去待個一陣子,所以其實去矽谷不是一個
偶然但也不是一個必然就是其實在去A-BOSS的時候我們就,我在A-BOSS工作時候就常常出差就看到矽谷很多不同的現象但那時候覺得我們應該有機會追上矽谷
等到在1819年去了很多地方的時候發現說,台灣好像,就有些我覺得好像還沒有趕上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所以我決定去矽谷,探訪直接去第一現場直接看
沒想到一去就遇到疫情,所以就是很有趣的人生,就像我創業遇到家庭危機然後,幾乎都是第二個月第三個就發生的事情所以就就就要決定說要怎麼去調整這樣所以其實也是一個。

艾克斯
其實你也是很快速的去做決定跟應變。

IC詹益鑑
不敢說是一定是應變就是說,總是要總是要做應對嘛對,那所以,我們在矽谷遇到疫情就決定說如果
那時候很多台灣人回來因為美國那時候開始封城嘛很多台灣人為了小在美國的台灣人為了小孩可以正常上課回台灣,可是我們本來只有一年的簽證如果我們,12個月在美國有10個月在線上感覺好像很不實際
美國那時候很多問題,那我們就決定是不是就留下來很幸運的是那Berkeley我在Berkeley是當訪問學者那他們給我,多一年的簽證然後我拿到台灣的一個
台灣公司的外派就繼續留在矽谷,所以那經過三年時間我們就發現說好像,有機會留得更久的話我們該做些什麼事情所以那是後半段為什麼開始做投資,跟
看到美國新創的一些投資機會的來源這樣子。

艾克斯
因為IC在他個人的FB上也寫了非常多,他在矽谷觀察因為我覺得,你如果沒有到現場其實你只是從報章媒體去,吸收資訊的話,其實遠遠都比不過你在第一線跟他們打交道,那當然我想請教IC為什麼後來你是成為,算是台灣跟矽谷之間的橋樑。

IC詹益鑑
我覺得這個沒有這麼偉大,但是,其實原因是因為我這個世代的人我是1976年出生65年是屬,兔跟龍的,就是我是第一個是台灣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一年
46萬人,但是我在我大學畢業到後來發現說,我們這一屆的人去美國的好像特別少,因為我是1998年大學畢業2000年如果念研究所的人那我是當年博士所以就在晚一點
直到很多年之後我突然,應該說在Able期間我常去矽谷,然後我就發現說為什麼我在矽谷認識的,台灣人不是比我大5歲以上就是比我小5歲以下,沒有我同年紀的人
然後直到了幾年前我跟幾個同年紀的同學聊天,他們有些人是在台灣工作後來到矽谷的,他就說第一個
因為當時我們在2000年應該可以出國的時候其實我在念博士所以那時候沒有選擇,可是他們那時候有98年大學畢業就工作了或是當完兵工作或是當完兵念研究所就準備工作了他們說
2000年你不知道2000年發生什麼事我說對呀大抗Bubble,所以,如果你在台灣有在關心美國的產業的就知道那你根本不可能去了美國。

艾克斯
所以這算是一個時代的斷層就是歷史事件發生。

IC詹益鑑
重點是拉力變更強,台灣那時候出現了一個制度叫國防疫,國防疫在1994年實施之後本來是6年在政府單位,中科院中文院
後來改成4年4年已經很有誘因囉,等到4年又可以到民間單位哇靠那,全部的碩士理工畢業生全部幾乎都,都進產業公司了,因為我可以領民間的公司的股票薪水
然後又可以綁4年合約,所以,我的高中同學我是念建中的然後我們班有40幾個在台大我們班不到10個出國這在以前是很,很不一樣以前可能
不到10個在台灣就是一路到20歲30歲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一路就慢慢就流出去了,所以,變成說我們這個世代就是現在大概是將近45到50歲這個世代的人
就是60後半段到7年級前段班的理工男,大部分的人生經驗都是在台灣,或者在中國,因為2000年開始又是一個中國崛起所以,三股力量
美國的產業衰退因為第一次的股災然後後來金融風暴所以2000年到2010年,美國的,矽股是沒什麼吸引力的,然後第二個台灣的吸引力很強
分紅分紅化之前最近科技公司還幾乎免稅,第三個中國吸力更強,所以變成我這個年紀的人基本上最熟的是蘇州深圳
上海而不是矽谷紐約波士頓,當然其他行業不一定生技什麼都,可是,必須說台灣過去留美很大的還是電機物理,光電這些
然後彈道體的為主,所以,為什麼我變成橋樑是因為沒有人,當我40出頭睡到矽谷的時候發現舉目都是比我大的
然後又因為我們2000年的時候第一個所以,這時候回去檢討為什麼那時候我跟Jayme其實也是因為人沒有了
你前面從2000年之前的到70年到2000年這30年都一直有台灣人來往兩邊,或是到美國,待了5年10年20年他回到台灣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他就會把資源人脈連結甚至錢帶回來
可是我這個年紀的人從我們25歲到35歲都留在台灣,你自然在美國就沒有同年紀的人可以連結而且你在美國的人不多,多就不會產生,不多就不會有多樣性
我們父母那個世代的人去美國可能5年10年20年30年,他可能工作,創業,然後就變投資人,所以他就會有人變創投,可是在我這年紀如果譬如說以前一年有5萬人
然後有3萬人留下來,我這年紀的人變成一年只有2萬人,只有1萬人留下來,那是三倍,三分之一,所以,那10年累積起來的量就差很多20年
等到我這個世代的人到了45歲的時候你突然發現美國我們這個世代的人,跟台灣相比可能,是很懸殊的反過來說,台灣跟矽谷連結所以第一個
為什麼我們的網絡產業斷掉也是因為我們沒有人在矽谷,承接了那個可是那個年代剛好2000年之後,中國跟印度人的,成長速度變很快,所以可以說,整個矽谷在
2000年之前,台灣人應該是最主要的非美國人的工程師族群包括創業者,2000年到2011年有點開始反轉到2001年之後,幾乎都是
中國人最多再來是印度人,然後台灣人跟韓國人最多,還是有但是就是比較老的那一群,後來又是因為這個像大公司Google,Facebook開始找很多工程師然後
等到2010之後台灣分紅分紅化然後,我們人口也開始沒那麼多了所以,去美國的比例上來說又稍微變多了現在還是維持兩三萬
但是我46萬人兩三萬跟現在人口只有20萬一年的時候那比例就不一樣了所以就又是回到,十分之一的人口,所以台灣其實從,我父母那個世代就是開放出國開始到現在
大部分的世代都有十分之一人去過美國,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你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來看,你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曾經去過一個
世界最先進的國家這是一個很難的事情,所以美國對台灣的開放性是你沒有去研究過這比例是不會知道,台灣是全亞洲甚至全世界留美人口最高的國家
那這個事情當你有認知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為什麼我們不把這個資源,再重新拿回來用呢。

艾克斯
那你在矽谷做什麼呢,你在矽谷做過了哪些事。

IC詹益鑑
我在矽谷的時候就是先去,研究這個我們叫生態系,因為我在台灣就是經歷過生態系的,蓬勃跟,不同產業的生態系所以,我就很好奇那矽谷的
生技生態系創投生態系跟這個網路生態系長什麼樣,那當然因為,這時候就會聊到為什麼會去錄Podcast,因為我在矽谷第二個月就遇到疫情
剛好我在Burkett休克的時候有一個老師是創投,他就有一個,而且是女的,女性的創投,投生技這三個都是很,比較少的,他又有一個Podcast
就是又是女生又是做生技又有錄Podcast的VC在美國就是一個很少見的,可是他節目收聽率就很高,那我聽一聽就覺得,他訪談的技巧很厲害他都會從這個人的
背景啦然後就是,問得很細這樣子,那我覺得就可能是展現女性的一些特質,然後我就發現說,在矽谷很多創投甚至創業者都會開Podcast
那用華文講創業跟創投的機會,幾乎是沒有,要不然就是中國的。

艾克斯
0。

IC詹益鑑
那為什麼我們不來做個台灣人聊創投然後聊矽谷跟台灣的節目。

艾克斯
創新第一位。

IC詹益鑑
然後我就想說反正,做第一次的事情我做很多次也沒有在怕,但是我怕我一個人講話比較乾啦所以就找了一個那時候剛認識的朋友,就開始了矽谷為什麼
那兩年多快三年時間我們也訪談非常多的,這個台灣跟矽谷之間的創業者跟投資人,我自己學到非常多東西那當然我們也串聯了一些可能性,甚至成就我後來的
這個,這個台灣Global,Angels的其中一些案件所以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艾克斯
所以Podcast的價值這麼大,你覺得他為什麼會可以創造出這麼多價值。

IC詹益鑑
當然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在錄的時間有一年半的時間是在疫情當中,所以你沒辦法in,person像我現在是很難得,我在台灣就比較enjoy可以跟人家在當面錄Podcast可是我的,我那Podcast到現在我自己都開Podcast的
我一直都是線上原劇甚至不看臉的錄音,這其實非常難得,非常考驗默契聽力或者是就是但是,我因為習慣這麼做所以也不覺得奇怪,但是所以
因為見不到面所以反而有個很好的理由是當疫情開放我就可以跟人家說我們來見個面吃個飯,第一個,第二個是說那就很容易交到朋友,因為疫情大家很習慣用線上的方式開始交流
所以他變成說我有一個拓展,新朋友跟維持舊關係的一個方法,而且因為錄節目怎麼樣聊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我是大概45分,所以,會做訪談訪綱
所以你會,有一個比較深入的而且很好理由跟人家聊比較,就像現在我,過去10年他有一些都想問沒有那麼好的機會問,問那麼完整
我們因為錄節目我們就很願意去分享你也會想要找願意分享的跟你聊天,所以我覺得就是他是一個蠻不錯的,就是你可以挖很深的,甚至你可以錄兩三次,你就對這個人的了解
那我們在做VC或是做Android,Master都是在聊天的,你會了解創業者嗎,或是了解其他投資人,所以我覺得那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然後我以前其實不是一個很會聆聽的人必須老講我是一個
蠻急的講話的人在以前,那因為要錄音或是,我就開始學怎麼聆聽,怎麼去掌握節奏所以我覺得也是一個蠻好的修煉。

艾克斯
我覺得就是,IC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創新創業者的精神在做事啊,那也的確都有做出很多的成果而且這些成果呢其實在
人生這麼長的旅途我覺得很多經驗都是持續疊加上來的。

IC詹益鑑
我覺得有一個關鍵是,因為我在台灣念博士而且又,其實博士要念很快很難啦就是大概都是要三四五年,所以就是我,博士畢業的時候其實很多同學跟他講國防疫嘛,所以
當我27,8歲畢業的時候同學都已經工作四五年了,搞不好房子也賺了車子也賣了,我才是一個雄雄雄哈的,所以我覺得我在指甲前十年有點那種
想要追趕的心態很明顯,因為同樣也結婚嘛那你總是會希望說,對啊人家也娶老婆,那我也娶老婆生下來。

艾克斯
而且能力也沒比別人差甚至比較好啊。

IC詹益鑑
不敢說比較好但是就是覺得說,起步比較晚了那我應該有什麼方法可以加速,當然這個心態,有好有壞,就是因為你
焦急而且如果你的這個資源跟經驗累積不到位你常常會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比如說你在選擇,工作上
或是投資上你就會太急。

艾克斯
不過人生就是這樣。

IC詹益鑑
你得先犯一些錯當然這個錯,必須要能夠,能夠修正得起啦這個我覺得我一方面我也可能是個性使然,我除了就是家裡面真的很嚴重的那個危機
那一年,那可能有一兩個月真的吃不好,其實大部分時候我都,算是吃得下睡得著的人,那這可能也是我個性上的,一種,缺點跟優點
缺點就是我有很多時候其實想的,不是那麼多,就是我不會過度的去解讀一些事情
但是當然也會有缺點就是說明明是應該要去多想那我沒有想那就導致說做的決定太快現在當然,年紀大了或是,看過事情多就,稍微會多想一些可是
在年輕的時候真的是我覺得我是個蠻衝動跟蠻,按照直覺做事的人。

艾克斯
這是創業家性格才會這樣我也是我其實跟IC也是啦,我也是蠻喜歡嘗試新的東西然後就趕快去做做了失敗挫折,然後檢討自己回饋修正。

IC詹益鑑
那這個在亞洲尤其在台灣我覺得,應該說東亞啦,不是很容易被接納,因為我們,是一個,必須說這是一個,以農立國的社會畢竟很多年我們上個世代開始從農業走到工業
所以大部分的環境大家是希望你是規規矩矩,循規蹈矩或是有一個框架比較好讓大家一起做事情,所以創業者有時候,變成是打破規則的人
我從小就常常被同學覺得,你為什麼不乖乖聽話就是一定要上課發問,或者是就是,一定要惹麻煩嗎,我自己不覺得麻煩他們覺得我很麻煩,當然現在回頭看
那個也不一定是錯的我也不一定是對的,那就是那個,整體的,範圍怎麼照顧得比較好,所以其實,反過來說像你要帶團,你這個
到了一個領導的地位或是CEO,你必須帶隊,那你怎麼帶一群跟你類似的人,一群都是創業者也很難搞。

艾克斯
超麻煩,但是。

IC詹益鑑
如果一群都不會創業的人也很難,所以,怎麼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都是實際上有經歷過。

艾克斯
真的要時間的考驗跟學習成長。

IC詹益鑑
對嘛你就看像賈伯斯或英龍馬克斯也都,不是年輕就會非常厲害所以他們有很強的天賦,可是他們也都給自己跟別人的來很多麻煩對不對然後甚至家庭也是有一些辛苦,我覺得
就是如果你用很長的時間來看啊,所以我覺得明天剛才講的很重要的話就是說,如果我們認為我們都會活到,90,我覺得會絕對會我們這個世界90是正常的話
那你根本不用想什麼60歲退休,你到75退休都還很早,只是說你的工作形態可能慢慢轉成是一種就是分散式的,那麼
你就從25歲開始工作好你有50年的時間,你看像張忠謀50歲,才回到台灣,才回到台灣,或像這個最近去世的蒙格或是
巴菲特他們都是50歲之後累積的資產是之前的,我就是100倍之類的所以,第一個我們根本不用急,而是因為我們,台灣有個很重要的
父母那一代有個很重要的一個想法是你在幾歲該做什麼。

艾克斯
對沒錯都會給自己問你該生小孩該結婚該找什麼工作有心有多少。

IC詹益鑑
可是每個人的步調根本是不一樣的啊,對不對,那你如果,很早就發現你自己的時區的時候,我很喜歡這個比喻,那時差,並不應該成為
問題而是應該你去享受的,或是,你只要知道自己的步調跟適應的環境是什麼,可是當然你得嘗試因為,所以,我為什麼到了矽谷
就是我其實在前面去矽谷很多次的時候每次都有人問說艾希你,你蠻適合這裡為什麼不考慮留下來,或是我,在很小就有人說艾希你很像從國外回來的我說沒有我在台灣長大
就是我的個性上就是比較,比較直接。

艾克斯
那會活得很辛苦嗎。

IC詹益鑑
我必須說台灣我很長時間是很困惑的,對就是為什麼我跟大家不一樣,然後或是跟我一樣你到底在哪裡,那當然Aplus我就有點如魚得水,可是
可是我並沒有真的那麼經歷的真正的從0到1,我參加過很多0到1的公司可是我算是,員工,早期員工,而不是發薪水募資的那個人可能參與過
所以那個經歷讓我開始思考說原來,真正當那個,人的壓力,是另外一回事的時候那我就會,理解說創業真正遇到的壓力,不只是你看得到的,這些
錢啊而是,無形上的你的責任感,你對客戶投資人家人,這些拉扯,這個我覺得,你不見一定要去參,親身經歷可是
如果你早一點開始去面對這件事情的話或許,可以掃走一些冤枉路。

艾克斯
好那今天謝謝就是艾希帶來非常,他人生歷練上很精彩的一些見解,那我們下一集呢想要繼續採訪艾希分享他在矽谷做,投資人的
一些,心路歷程尤其是一開始怎麼去募集資金以及怎麼,做出成功案例我覺得0到1這一段真的是最難那
請大家繼續收看下一集那今天就到這邊囉謝謝。

IC詹益鑑
謝謝大家,掰掰

 

  • IC詹益鑑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EP63 | 【創業】部落客鼻祖—Mr.6

【朗齊-6876】

EP68 | 【創業】成為高資產人士必須要知道的事—Ashely簡佩勳

EP107 | 【財商】年薪300萬的挑戰—科技工作講

【徐佳馨】

EP36 | 【創投】創投為什麼投資Firstory,聲音經濟大揭秘—Robin沈立平

🎧聆聽本集 Podcast : https://link.xmy.tw/KXNj

本集重點
*如何進到創投行業
*創投行業不同的面向
*創投的時間是如何安排
*創投的資訊來源
*為什麼投資Firstory與聲音經濟Firstory目前的發展以及未來展望

關於我們

  • test-00

購物指南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xmy.tw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